学校简介
广州市第六中学简介
广州市第六中学有着黄埔军校和西南联大的血统,亲爱精诚,刚毅坚卓,贵胄流芳,至今已有87年办学历史。学校以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为校训,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遵循“允文允武,惟德惟才”办学理念,将“培养懂感恩、会思考、能吃苦的六中人”作为学校育人目标,并提出了“六行六艺,中正中和”的文化宣传语。
1937年春,黄埔中正学校创办于长洲岛黄埔军校旧址,校训“亲爱精诚”与校歌均沿黄埔军校之旧,校名于1949年改为广东省立黄埔中学。
1945年秋,西南联大学子黄赏林、杨启明、古师勋、赖启国、曾培干、蔡劼等于鹭江筹办私立长风中学,秉承西南联大“刚毅坚卓”之校训,以“科学、民主、生产、劳动”为办学宗旨。
1950年秋,广东省立黄埔中学与私立长风中学合并为省立珠江中学,定址于鹭江。1953年定名为广州市第六中学。1960年改为中山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复名为广州市第六中学。现仍以“亲爱精诚”为校训,续唱黄埔军校校歌。
2018年5月,正式成立广州六中教育集团,拥有广州市第六中学(海珠校区、花都校区、从化校区)、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广州市黄埔军校纪念中学等成员校。
广州市第六中学是著名的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2007年被认定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书香校园”, 2014年9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020年9月被授予“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称号,至今荣膺32所著名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称号。
学校为公办完全中学,包括海珠校区、从化校区、花都校区,三大校区占地面积69961平方米(约105亩),面向广州市十一区招生,共有65个高中教学班、30个初中教学班,目前在校学生4278人(新疆生122人)。师资力量雄厚,老中青搭配合理,现有一线教职工401人,其中特级教师6人,正高级教师10人,高级教师91人 ,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28人,硕士学位269人,省、市级优秀教师33人,省市学科教研会理事、中心组成员35人,专职奥赛教练5人,兼职奥赛教练20人。
学校毗邻中山大学南校区,方圆3公里内聚集了20多个科研院所,学术氛围浓厚;学校交通便利,距离地铁8号线鹭江站50米,200米内有5个公交站;学校环境优雅,是广州市“花园单位”;设施齐全,拥有3A级饭堂5个;宿位充足,可以满足全员住宿。
学校是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技创新十佳学校、全国科技发明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技体育传统校、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优秀学校、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科普创新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六中特色发展已成规模效应,文理并行高位发展,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信息学奥赛、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赛、读写大赛等,连年取得骄人成绩。2017年以来学生多人次获得亚太地区信息学奥赛国际金牌、全国信息学竞赛决赛金牌、全国信息学冬令营金牌、全国信息学精英赛金牌,入选国家集训队、国家预备队;2015年学生在全国发明展上荣获金奖;2015年以来连续六年获得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国总决赛多项大奖;2019年获得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童创未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四项。2020年以来五大学科竞赛60余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信息学奥赛4人获全国银奖(获清华自招最优待遇);科技创新及人工智能大赛38人次获省级以上奖项;2017-2021年连续四年夺得广东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冠军。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力营造阅读氛围,定期举办诗歌朗诵会、英语话剧表演、辩论赛和文学讲座等活动,近年,我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读写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200余人次,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文章400余篇。
学校高考成绩不断攀升,始终保持在广州市前列,近五年来,学校每年均有3-5人考入清华、北大。2019年高考,高优率达85%,本科上线率达99.5%,尖子生成绩全市领先,全省前80名3人(被屏蔽1人;65名1人681分,79名1人679分),均裸分被清华大学录取。2020年高考, 4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其中刘洋同学以716分的成绩勇夺广东省高考理科第一名,参加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再获第一名,实现“双料第一”,创造了广东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的新高峰!黄埔班和黄埔风班95%学生达985大学录取线,100%学生达211大学录取线。2021年高考,4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特控率(高优率)达到90.2%。2022年高考,3人进入全省前100名(物理类55名1人686分、71名1人685分,历史类86名1人640分),4位同学通过高考裸分、学科竞赛破格录取、“强基计划”等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全级特控率达90.1%。2023年高考,2人进入全省前100名(物理类23名1人701分、92名1人693分),5人进入全省前200名;4位同学通过高考裸分、“强基计划”等被清华大学录取,全级特控率继续保持90%以上。
近年,我校有8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姚班”、5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钱班”、17位同学进入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一直与国外优质中学缔结友好关系,积极推动中西文化交流。2013年与德国法兰克福市马克思·贝克曼中学签订合作协议,结成友好姊妹学校,并互派师生访问学习;2019年与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缔结姊妹学校;2023年与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再次续签,再结姊妹情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