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对待“文化热”--高二(2)班孔颖彤
牛顿曾住的宿舍被保留,引来优秀学子和慕名而来的游客;莫言获奖后,人们趋之若鹜,踏平莫家大院,将其变成“发财圣地”。“文化热”该推行,用以陶冶情操、传承历史,但更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让文化变了味。
今天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今天是文化制胜、靠文化软实力征服世界的世纪,没有文化的经济无异于空中楼阁。经济应借文化“扬威”,文化应为经济“扬帆”。“中国热”在西方持续升温,一股“汉语热”席卷全球:孔子学院遍地生根、汉语学习者激增、中国元素屡现好莱坞大片。美国《时代》周刊宣称:掌握汉语将能够使人在21世纪把握先机。中国经济崛起推动“汉语热”的传播,“出口”汉语则搭建广阔的商贸平台,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产业。文化是一种精神遗产,也是一种经济资源,它不应是一件黯淡残旧的老古董,而是一件明净素雅的传世青瓷,在滚滚的经济大潮中光艳无比,熠熠生辉。谋求经济与文化的双赢,这才是理性。
然而,文化一旦戴上功利主义的紧箍咒,就会成为“被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丧失文化的纯洁和本真。近年来,各地“再造古城”之风盛行:开封千亿“再造汴京”,大同百亿推进“古城再造计划”,西夏古城、苏州古城墙、敦煌古城陆续复建。当年一窝蜂拆城,现在一窝蜂造城,原因何在?冯骥才认为,一是文化产业化,二是文化政绩化。“再造古城”是缺乏文化之魂的空壳,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衍生物,是转瞬即逝的政绩泡沫。拆了真古董造了假古董,不仅不能修复民族记忆,反而会给残存的文物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诚然,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无可厚非,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但正如冯骥才所言“民间艺术是大家需要享受的,不是拿给旅客看的。”发展文化需要保持文化的原生态,还原文化的本真,感受文化的魅力,这些都源自对文化的真心热爱,对文化的虔诚敬畏,这才是理性。
我们应当清楚意识到盲目追求“文化热”的弊端,正如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写到:“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因而,面对“文化热”,应保持冷静、清醒、理智的头脑,不被喧哗躁动所动摇,坚守内心的宁静与质朴。莫言喜获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引发的“莫言热”已持续发酵多日,倒是莫言本人很淡定,“我就是一个写小说的普通人……不论外界怎么变,自己的内心不要变。”他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大家把对我的热爱变成对当代文学的热情,把对我的作品的关注普及到中国当代文学上,把对我个人的关注普及到所有的作家身上”。莫言身处众星捧月的舆论焦点、喧嚣沸腾的名利漩涡,然而他放下个人荣誉,放眼文学的长远发展,他的理性目光为“文化热”注入冷静和清醒。“文化热”固然能引发一股跟风潮流,但若重其名轻其实,潮流风尚难以沉淀成为精神引领力,当名人光环被挥霍得一干二净后,剩下的就只是饭后的谈资、历史的边角料。审视“文化热”的价值,关注文化的创新力、持久力和引领力,这才是理性。
只有点燃理性之光,才能照亮文化之路。“文化热”呼唤的理性精神,是清醒认知和求实领会的融合,让传统文化脱去功利主义的外衣,回归本色,我们才能平心静气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才能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渗入时代社会的脉络。
孔颖彤 广州市第六中学高二(2)班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