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国学]智慧高于暴力
智慧高于暴力
|
图释国学 图/张滨 文/刘黎平
原文: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行,统率。暴,徒手。冯,ping,徒步。与,共事。 《论语·述而》
译文:子路说:“老师您要是统率三军,会跟谁共事呢?” 孔子说:“徒手搏虎,徒步渡河,即使死也不后悔之人,我是不会和他共事的。我所共事的人,一定是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能成功的人。”
解读:孔子的弟子当中,子路的武艺和胆魄是最高的,他为此得意洋洋,问老师他能否当三军统帅,结果被老师泼了冷水。孔子崇尚的是知性美,而非暴力美。以武力自负的子路最后死于武力,在卫国的一次政变中被杀害。 我们的功夫电影和武侠小说在传达一个错误的信息:只要具备一种高强度的暴力,就可以控制世界。 《水浒》和《三个火枪手》这两部武侠小说之所以能成名著,其中一点就是它们展现了暴力的局限性。例如力大如鲁智深,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也会被几十条汉子制服。 《三个火枪手》里的四个皇家火枪手武艺不过尔耳,往往十来个手握武器的彪形大汉就能制服他们。整个小说的魅力通过四个侠客与红衣主教的斗智展现出来。这样的武侠小说充满知性美,所以能不朽至今。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