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墨韵绘山河丨广州市第六中学中国传统绘画展览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现六中学子的独特风采与深厚文化底蕴,广州市第六中学举办中国传统绘画展览,让大家在观展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共赴蛇年新春之约。
本次展览由美术科与高二年级语文备课组携手组织举办,参与的同学们以传统诗文名著为主题,以中国传统山水、花鸟、人物画为主要形式,创作出一系列纸本水墨、屏风、团扇以及卷轴作品。
这一批山水画作品取材自然,技法多样,融合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山水之间,意境悠远;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仿佛能听到山间溪流的潺潺水声,感受到创作者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提笔落墨间,体现出学生丰富的人文意蕴、哲学思考、精神情感与审美追求。
花鸟世界,生机盎然;姿态万千,栩栩如生,色彩鲜明而不失雅致。细腻的笔触准确捕捉花鸟的灵动瞬间,让人仿佛置身于春日花园,呼吸间都是生命的芬芳与自由。
人物传神,思绪万千;红楼儿女跃然纸上,或柔情似水,或八面玲珑,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仿佛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引人深思,令人遐想。
高二9班 马知一
屏风常常用来分隔空间,不仅实用,更添一份典雅。我们采用了白描的画法,并充分留白,书法也采用了稳重而宽博的隶书字体,用最简练的笔墨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荷风送香,俏不争春》 马旭(书)马知一(画)纸本水墨屏风
高二17班 俞欣彤
创作灵感来源于金陵十二钗副册的插画小像,题材取自《红楼梦》中关于薛宝琴红袍探梅的故事——博学广识的宝琴在隆冬时节踏雪寻梅,这一诗意与美学融合的场景,触动了大观园的众人,也在广大读者的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抹记忆。我想使用传统水墨风格,将这美好的一幕定格。
《宝琴踏雪》俞欣彤 纸本设色
高二17班 吴梓晴
回眸望蝶,小猫扭头紧盯飞舞的蝴蝶,仿佛下一秒就要扑过去。原本只画了一直静止的小猫,仿佛缺了点什么,为表达两个小生灵之间的顾盼互动,我在空白处添上了一只蝴蝶,虽技艺不精,却也别有一番趣致。小猫的灵动与生气,一扫忙碌的生活中的疲惫。经过老师的引导,我逐渐掌握了水墨画的基础笔法,笔下的小动物变得更传神了。只要静下心来创作,黑灰的色彩也能生出花来。
《回眸望蝶》吴梓晴 纸本设色团扇
高二18班 林鹭飞
在国画课上,了解到了很多国画的知识,通过练习将所学到的技巧运用于创作。从一开始生疏的控笔,到后期落笔的得心应手,我不断反思、研究,向老师请教,反复落笔尝试。描画动作越来越熟练。当一气呵成的流畅线条出现在纸面,我终于对画国画有了实感,真正体会到国画的绘画的精髓和用线的优美。即使最后的作品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我心中对国画的热爱更进了一步。
《王熙凤像》林鹭飞 纸本白描
高二18班 陈圣英
柔软细腻的线条是表现出中国古典人物之美的关键。不似书法以柔现刚挺,画古典人物以柔现柔,还原毛笔本质的特征自有清新纯质之气。因此我选择用细笔绘画此幅人物像。点墨之间,渲染勾勒,趣以中兴,乐从中起。柔美的古代女性人物跃然纸上,虽说功底尚浅,但也很有几分成就感。
《宝钗扑蝶》陈圣英 纸本设色
本次展览作品,题材广泛,技法纷呈,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敏锐的观察力与旺盛的表现力。展览的初衷,在于点燃更多学生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认同,引领他们走进笔墨的世界,沉浸于艺术的海洋,感受那份来自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内心的声音,迷失于纷扰之中。我们希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静谧的港湾,在潜心创作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成长,亲近笔墨,享受艺术带来的宁静与自由。本次展览作品,题材广泛,技法纷呈,充分展现了同学们敏锐的观察力与旺盛的表现力。展览的初衷,在于点燃更多学生心中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认同,引领他们走进笔墨的世界,沉浸于艺术的海洋,感受那份来自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内心的声音,迷失于纷扰之中。我们希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静谧的港湾,在潜心创作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滋养与成长,亲近笔墨,享受艺术带来的宁静与自由。
来 源丨美术科、高二语文备课组
图 文丨王鼎然、邓安琪
高二18班 叶柯君
审 核丨盛尔青、陈 洋
整理组稿丨校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