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交流,排队等签名丨六中人追“星”现场
继“为星星命名”“冠名小行星”“天宫画展”
“世界最先进流星观测站”之后
广州六中人的“星空梦”再续新篇
12月13-14日
“金星快车之父”——欧空局科学家Dmitrij Titov
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美国硅谷、广东省天文学会等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
来到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开展天文、地理讲座
和观星、野外考察等一系列活动
广州六中教育集团300余位师生家长
和30多位外校师生参与
系外行星前沿研究成果
雷达、光学等先进的流星观测手段
丰富了六中师生的天文知识
全英文无障碍交流
展现了六中师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国际沟通能力
置身于繁星点点的夜空之下
同学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
与观星带来的无尽乐趣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观测条件
从化校区观测站点出色地完成了
本年度科研任务
观测站录得的数据和视频
为天文科研提供了重要依据
也成为了本次讲座最直观的教材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六中人探索深邃星空的脚步不会停歇
因为,这是属于六中人的诗意与浪漫
编者按
12月13日—14日,广州市第六中学特色创新实践——双子座流星雨观测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在从化校区举行。活动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指导,广州六中地理科、广州市黄凤金名教师工作室主办,广州六中从化校区承办,包含地理主题讲座、野外地理考察、天文主题讲座、双子座流星雨观测等四个板块。
活动邀请了欧空局科学家、“金星快车之父”、目前任教于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的Dmitrij Titov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温小浩,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博士生李镇业,中山大学的“百人计划”副教授吴晓姝、博士后赵金锦、博士生梁文骏,美国硅谷高级系统工程师岑志诚,广东省天文学会常务理事梁浚旻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天团”,为广州六中教育集团300余位师生、家长和来自全市各区的30多位外校师生,带来精彩讲座以及实践活动指导。
【天文主题讲座、双子座流星雨观测】
12月13日至14日,时值双子座流星雨峰值期间,广州市第六中学(海珠校区、从化校区、花都校区)的学生天文爱好者齐聚从化校区,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宇宙深处,仰望遥远星系的璀璨光芒,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
12月13日晚,广州六中特色创新实践活动的天文主题讲座在演艺中心举行,为接下来在从化校区开展的双子座流星雨观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副校长吴玛琍致辞,向远道而来的各位科普专家和所有参与活动的师生、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每一道流星的轨迹,都是宇宙谱写的浪漫诗篇。”她表示,璀璨星空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无尽的遐想,希望海珠、从化、花都三校区的同学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怀揣着这份对宇宙的敬畏与热爱,勇往直前,让浪漫与科学在同学们的青春岁月里交相辉映。
从化校区德育处负责人高益洵主持讲座
地理科组长黄凤金讲解观星活动流程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后赵金锦主持讲座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博士后赵金锦主持讲座时介绍道,Dmitrij Titov教授作为欧空局“金星快车任务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先后在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欧空局欧洲空间研究和技术中心(荷兰)工作,参与或管理过前苏联“Venera-11、12、13、14、15”金星探测任务、NASA的火星探路者任务;ESA的金星快车、火星快车、木星冰卫星探测器及展望号深空探测任务;在国际SCI期刊发表文章130余篇;他的到来无疑为本次活动增添极高的探索天文宇宙的“科技分量”。
Dmitrij Titov教授主讲主题讲座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Dmitrij Titov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Strategy and history of the planetary exploration(行星探测的战略布局与发展历史)》的讲座。Titov教授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讲述了行星科学的发展历程、最新成就及未来探索的无限可能。
Titov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当前行星科学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一支支航天器舰队接连造访太阳系的行星和小天体,揭示了许多新发现和未知领域。从早期的美国与苏联太空竞赛到当今国际社会的联合探测,行星科学的每一步发展都在推动人类对宇宙的理解。
Titov教授详细介绍了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探测任务,包括苏联的金星号系列任务和美国的水手号任务,它们首次揭示了金星地表的极端环境,将金星从“热带天堂”的想象还原为“地球的邪恶双胞胎”;火星探测器如火星快车和探路者号,则为探索火星生命起源、地质演化和水资源分布做出了重要贡献;伽利略号和卡西尼号深入研究了木星和土星系统,揭示了木卫二潜在的地下海洋和土卫六甲烷湖泊的独特环境;新视野号则为冥王星及柯伊伯带天体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进展。
此外,Titov教授还与师生们一起展望行星探测的未来。他介绍了正在实施的欧洲航天局JUICE(木卫探测)任务,这一任务将专注于研究木星的冰卫星及其潜在的宜居性。教授特别提到金星未来的探测计划EnVision,旨在通过高精度成像和地质分析,进一步揭示这颗“被遗忘的星球”的秘密。他还强调,太阳系内的研究不仅为我们了解地球邻居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同时为系外行星的宜居性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科学探索将为未来机器人探测任务乃至人类载人探索铺平道路。
讲座结束后,进入了激动人心的学生提问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用流利的英语向Dmitrij Titov教授提出了许多有深度的问题。教授耐心一一解答,不仅为同学们解决了疑惑,还鼓励他们继续探索未知,勇攀科学高峰,夸奖同学们英文很好而且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教授的高度赞扬和亲切态度,让同学们感受到了科学交流的乐趣和魅力,也让他们对科学探索充满了信心和动力。
六中学生用流利的英语向教授提问
六中学生与教授互动交流
为参与互动的学生送上纪念礼品
活动接近尾声,现场热度丝毫不减。同学们与现场专家、老师合影留念,定格下了这段难忘的时光。
为专家团队献上鲜花
专家团队与六中教师合影
合影结束后,还有很多同学继续围聚在Titov教授身边追问宇宙的奥秘。Titov教授一一回答,并为同学们签名留言,祝愿广州六中学子们学有所成,梦想成真。
李镇业博士主讲
《冬季星空与流星雨》科普讲座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镇业博士为师生带来《冬季星空与流星雨》科普讲座。李博士借助星图软件,带领大家走进冬季星空的奇妙世界。他详细介绍了冬季星空主要的星座和亮星,指出了在此次观测中将会看到的行星,让师生们在观测前对冬季星空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讲座的第二部分,李镇业博士围绕大家倍感兴趣的流星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流星是流星体从宇宙空间进入地球大气层后,由于与大气摩擦燃烧而产生的现象。李博士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大家剖析了流星现象的形成机制,并阐释了流星雨的周期性、数量变化等关键特征,为听众揭开了流星背后的科学奥秘。在谈及流星雨的观测活动时,李博士分享了目视观测的实用技巧——包括保持良好的视力状态、选择适当的观测姿势、以及避免强光干扰等具体方法。他还进一步展示了专业天文观测中采用的雷达观测和光学观测技术等提升观测精度的先进手段,让师生们感受到现代科技如何推动天文学研究。
李镇业博士主讲
《冬季星空与流星雨》科普讲座
李博士播放了流星雨观测的科普视频,其中展示了流星划过夜空的壮观景象。广州六中从化校区的流星监测网站点所记录下的流星视频,让同学们对校园内的天文观测资源感到自豪。
六中学生观看科普视频
▲点击图片跳转回顾推文
位于广州六中从化校区内的流星多站视频监测网首次启用
梁浚旻老师主讲《光学望远镜与天体观测》讲座
广东省天文学会常务理事梁浚旻老师主讲《光学望远镜与天体观测》讲座,指导同学们使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实践。梁浚旻老师从天文望远镜的基本原理讲起,逐步深入到天文望远镜安装、调试、找到目标天体等操作步骤,还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望远镜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观测图像,为接下来的观星活动奠定设备使用基础。
吴晓姝副教授主讲《为人间谋天上事——系外行星篇》的学术讲座
12月14日,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吴晓姝主讲题为《为人间谋天上事——系外行星篇》的学术讲座。“人类足迹已遍布太阳系每一个角落,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探索太阳系外的渴望愈发强烈。”吴晓姝副教授从人类对太阳系内的太空探索历史引入,介绍了人类对太阳系外的探索梦想,讲解了系外行星观测的五种方法——天体测量法、视向速度法、微引力透镜法、凌星法以及直接成像法。
吴晓姝副教授主讲《为人间谋天上事——系外行星篇》的学术讲座
吴晓姝副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详细介绍了系外行星的探测历程、观测方法、光谱特征及前沿研究成果等。
吴晓姝副教授系统阐述了几种主要的系外行星探测技术——视向速度法、掩星法、直接成像法,着重强调了光谱分析在系外行星探测中的重要作用。
吴晓姝副教授展示了系外行星研究的前沿成果,并展望了未来的探索方向。她指出,寻找“第二个地球”是未来行星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吴晓姝副教授的讲座前沿而系统,有理又有趣,为学生们揭开了系外行星探测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们对系外行星的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座的每一位听众,都仿佛经历了一场思想的星际旅行,收获满满。
晚上20:30,是较好的双子座流星雨观测窗口期。
国家天文台李镇业博士和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梁文骏博士来到珠江楼的天台指导同学们观星。两位专家教同学们寻找合适的观测位置、肉眼辨别不同的星座和天体,并顺带科普了常见的天体知识,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宇宙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李镇业博士去年就在广州六中从化校区搭建了流星视频监测网,并在今年再次来到这里开展讲座。他在讲座中深入解释了流星雨的成因,让同学们明白了双子座流星雨是由于地球穿过彗星留下的尘埃颗粒轨道而形成的。李镇业博士还详细指导了双子座流星雨的观测方法,为同学们的观测提供专业的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层逐渐散开,天上能看到的星星逐渐增多。学生们在晴朗的夜空下,透过专业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
冬季星空正从东边慢慢升起,猎户座、金牛座、天狼星、木星等天体纷纷出现在视野中,而双子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也位于其中。李镇业博士和梁文骏博士向同学们解释了辐射点的概念,即流星轨迹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同学们满怀期待地放空视线,静静等待流星的来临。
在流星雨的观测过程中,师生们在天文专家们的详细介绍中了解到不同的月相、环境、大气状况等因素对观测的影响。
“哇,我看到流星了!”置身于繁星点点的夜空之下,同学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与观星带来的无尽乐趣。
22:30,参与活动的所有师生在从化校区运动场上集结,共同尝试用肉眼探寻夜空的奥秘。同学们以各种姿势齐刷刷地仰望星空,有站着的,坐着的,躺在草地上的,大家在星空下极目搜索,期待着与流星的浪漫相遇……
“快看,我又捕捉到了一颗流星!”“天哪,那边又有一颗!”阵阵惊叹声在夜空中回荡。幸运的是,当夜的天公极为作美,尽管偶有薄云掠过,但总体上星空璀璨,宛如一幅精美的画卷在夜幕中缓缓展开。星星们似乎也在欢迎学子们的到来,它们欢快地闪烁着,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将星空的无限魅力与神秘尽情展现,为这次特殊的体验增添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浪漫与惊喜。
广州六中地理科组长黄凤金老师
在学校的支持下,在广州六中地理科和广州市黄凤金名教师工作室的承办下,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的协办下,2024年从化校区流星观测及地理综合实践活动顺利举行并圆满结束。广州市第六中学海珠、从化、花都三个校区共25位老师、280位高中和初中学生、10多位家长,以及外校30多位老师和学生等超过30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包括欧空局科学家等8位专家带来7场讲座,专家组织指导校内外地理考察实践活动和流星雨观测2场综合实践活动。
师生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野外考察和观看流星雨的乐趣,在讲座中了解科学前沿技术和成果,收获满满。
本次活动学生们真正体验了一回“追星”过程:在足球场上仰望星空,看到流星(有学生最多看到了20颗流星);讲座结束后,争相请专家签名,与专家合照。这样热烈的追星氛围,生动体现了学生们追的“星”,是热爱科学、具有探索精神的科研先锋。
广州市艺术学校地理科吕敏婷老师
作为广州市黄凤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幸参与了本次双子座流星雨的观测。上一次看流星雨还是7年前,观看英仙座流星雨。这一次,体验格外不同,在户外寒风凌冽,冬天的寒意也不能阻挡我们对星空的向往,天上的云起了,又被风吹散,我们如愿看到了一片灿烂星空。
静静地躺在操场的草坪上,身边时有欢呼和欢笑,那是流星带给我们的喜悦、希望和惊叹,向所有带给我们知识技能的老师们致敬,是你们让我们爱上了这浩瀚无垠的星空!
流星雨不仅给我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我们人类在浩瀚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宇宙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规律,敬畏自然,保护好地球,这个我们共同的家园!
在太阳系内有什么奥秘?太阳系外是否有类地的行星?是否也有适合人类未来宜居的星球?我脑海中的许多问题在第二天的大咖讲座中得到了解答,最感动我的是,讲座结束后孩子们围着Titov教授、吴教授签名、问问题,久久不肯散去,我想这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星吧!让我们从热爱出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超越自我,勇攀高峰!
广州六中海珠校区 高二6班 邹睿希
一颗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伴随着一阵阵的欢呼和尖叫,幸福在这一刻具像化了。即使冷风穿过衣服,使我们感觉到阵阵寒意,但我们观测流星的热情丝毫未减。
深夜,大家躺在柔软的草坪上,注视着这片被点点繁星装饰着的夜空,内心充满对流星的期待。
理论课上的“冬季六边形”就这样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猎户座三颗星连成的腰带、发红的参宿四和火星、真正“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天狼星、五车二、木星……当我望向望远镜中的漫天星光,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天文观测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
广州六中海珠校区 高二12班 姚和材
在这个满月高悬的夜晚,我有幸观赏到了壮丽的双子座流星雨。尽管天象为满月,月光皎洁如银,给夜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流星雨的璀璨与浪漫。
西北风强劲地吹拂着,带来阵阵寒意,却也仿佛为这场天象奇观增添了几分雄浑与壮阔。抬头仰望,一颗颗流星划破长空,如同精灵般在夜空中翩翩起舞,留下一道道绚烂的尾迹。
每一颗流星的消逝,都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遥远的故事,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思绪万千。尽管满月的光芒与强劲的风力给观测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份来自宇宙的震撼与美丽,却足以让人忘却一切烦恼与疲惫。
双子座流星雨,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看到了划破天际的流星,也看到了我心中的流星。宇宙是如此浩瀚神秘,我应该珍惜每一个仰望星空的瞬间。
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高一7班 邹慧瑾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深夜观星,天幕如同一幅璀璨的画卷,双子座流星雨划破寂静的夜空,留下一道道银色的轨迹。点点繁星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秘密,让人不禁沉醉其中。地理科的老师们组织了这场流星雨观测活动,让六中的天文爱好者同学们在从化这个风水宝地领略星空的无穷魅力。
在观星开始前,专家老师详细讲解了流星雨的形成过程以及双子座流星雨的特点。流星雨实际上是彗星或小行星在其轨道上留下的碎片,当地球经过这些碎片区域时,碎片与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便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流星雨。
在活动中,我第一次使用了赤道仪。繁琐精细的前期组装调试工作让我意识到——要想探索这神秘的天空,我们需要不断的努力。
躺在绿茵场上,仰望着璀璨的星空,不时有一颗流星划破夜幕。星空下的我感觉到,自然是如此伟大,而人类又是如此渺小,我想要探索未知,探索无穷无尽的宇宙。
广州六中从化校区 高一7班 陈锐奥
这个夜晚,是我人生中一次无与伦比的观星体验。一群热情洋溢的天文爱好者,齐聚在校园宽阔的操场上,满怀着期待与激动,迎接流星雨的降临。
在观星之前,学校特意请来了天文专家开讲天文讲座。李博士为我们详细讲解了流星的形成原因,打开了我们心中对宇宙好奇的大门。他还为我们讲述了充满神秘与浪漫的各种星座故事。
那深邃如墨的夜空如同一幅巨大的画布,静静地悬挂在我们头顶。仰望星空,那浩瀚无垠的宇宙向我们尽情展示着它无尽的奥秘与壮美,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只剩下我们和这片星空。
流星雨如约而至。那一道道划过夜空的闪亮轨迹,如同夜空中翩翩起舞的精灵,灵动而神秘。我们兴奋地分享着每一个精彩瞬间,仿佛在分享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藏。
我和朋友们躺在操场上,仰望着星空,畅谈着彼此的梦想和对未来的期望。那份友谊在星空下显得更加珍贵和坚固。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让我们再次仰望星空,感受宇宙的魅力,同时也更加珍惜身边的友谊。
广州六中花都校区 初一6班彭晨福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初一17班龚晨熙
在广州六中从化校区漂亮的演艺中心,我们有幸听到博士专家们的讲座。听完讲座后我们分组来到了教学楼的天台,带队老师和我们讲解如何观察星星,分辨天上的星系。通过介绍,我找到了金星、火星和木星,其中我还发现火星微微带点橙红色!猎户座—中间是三个星星连成一条直线,东南西北四个角分别有四颗星星围着,位于月亮的右下角,很容易辨认出来。原来呀,星座也是随着四季变化的。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2颗流星划过了天边。这次观星活动,让我对太空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初一13班游依航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初一17班 龚晨熙家长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因探索而不凡。”在学校组织的双子座流星雨实践活动中,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意义。由衷感谢学校为孩子们提供了这样一次仰望星空、触摸科学的宝贵机会。
专家讲座如同星光般照亮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夜幕降临时,双子座流星雨划破天际,孩子们欢呼雀跃,仿佛整个星空都属于他们,这一刻成为他们生命中永远难忘的回忆。
这次活动的意义远超科学知识的普及。它让孩子们看到了宇宙的浩瀚无垠,也激发了他们对未知世界的遐想与追求。
感谢学校和老师的悉心安排,让孩子们在自然的课堂中汲取智慧,学会仰望星空,思考脚下的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言:“Logic will get you from A to B. Imagination will take you everywhere.”有了想象的翅膀,孩子们的未来必将更加辽阔。
广州六中海珠校区 初二1班 吴悠家长
很感激广州第六中学组织了这样一场观星活动,让学生和家长,在2024年的尾声,有幸目睹了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天文奇观——双子座流星雨。
这次活动在六中从化校区举行,监测地点甚佳。首次去六中从化校区,映入眼帘的是既熟悉又恢弘大气的教学楼,大家为从化校区的崭新面貌欢呼雀跃。天公作美,当晚一扫阴霾天气,晴空万里,显现出星空的无限魅力。学校安装了世界先进的自动化流星监测系统,还安排了讲座进行科普,观测期间有专家老师陪同和讲解,整个流程清晰而具有指导性。晚上学生们在专家们的指导下开展观星活动,跟着专家们认识冬季主要的星座和恒星,如昴星团、猎户座和天狼星等,同学们在璀璨的星光中欣赏大自然之美,体验宇宙的深邃和观星的乐趣。
有幸和孩子在一个晴朗的夜晚,远离城市的喧嚣,来到一个光污染极低的地方,和老师同学们一起仰望这片浩瀚的星空,作为家长,深感欣慰和荣幸。
在观赏流星雨的过程中,孩子深深被宇宙的壮丽和神秘所吸引。这可以作为教育的一个契机,让孩子明白人类作为宇宙中的一份子,也应该像这些流星一样,即使生命短暂,也要努力发光发热。
感谢学校组织这场活动,让学生和家长有机会接触到天文学,了解宇宙的奥秘和美丽。
广州六中海珠校区 高一11班 陶艾渝家长
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三大流星雨中流量最高也是最稳定的一场,而本次六中从化校区流星雨观测与实践活动时值年末,我则认为同样是六中众多特色创新实践活动的压轴之场。
饕餮的天空宛如一个星空剧场,丰富多彩的观星活动及国际天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座都是这个剧场的“票房”担当。看到参与活动的每一个学生认真而投入的神情,听到孩子回家激动地诉说着自己的感受与理想,我在心中默默感谢广州六中地理科黄凤金等老师的组织和安排。
我也借着这场年末的流星雨许下新年愿望:祝愿六中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好!祝愿六中的孩子们与星空探索的发展一样,从仰望星空走向探索深空。
未来,相信广州市第六中学的学子们将怀揣着对科学的热爱与追求,继续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为人类探索宇宙、认识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家团队与广州六中师生在广州六中从化校区合影留念
来 源丨广州市第六中学(从化校区)
文 字丨地理科组
图 片丨钱俊贤
高一4班 周婉婷、高一2班 冯宝莹
高一2班 曾卓妍、高一2班 陈锘嘉
高一4班 梁曼莉
航 拍丨高一6班 郭星津
审 核丨黄凤金
整理组稿丨校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