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黄埔风课程
1.特色课程名称缘由
广州市第六中学的特色课程名称为“黄埔风”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名称撷取我校前身“黄埔中正中学”的“黄埔”二字和“长风中学校”的“风”字组合而成,该名称既体现了广州六中悠久的办学历史,又暗含着“黄埔精神如风而来,长贯古今”的意思。
黄埔中正学校自创立之初,蒋先生特予嘱咐,本校以德智体群四育并重为教育方针,而尤以体育为首要。其意要求承续黄埔精神传统。学校以黄埔军校校训“亲爱精诚”为校训,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而后学校一直坚持爱国主义教育,坚持黄埔军校传统,注重艰苦朴素的作风,重视体育训练和严格的军事训练,为抗战培养人才。抗战胜利后,学校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重视体育锻炼,重视艺术熏陶教育, 形成了密切联系社会的优良校风。
私立长风中学校则是西南联大校友为了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创立的,一开始就提出了明确的办学理想:“民主、生产、科学、劳动”。
1950年8月,省立黄埔中学与私立长风中学合并为省立珠江中学。学校合黄埔精神与西南联大传统为一体,文武兼备、民主和谐。学校继承和发扬了爱国爱校,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热爱劳动,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重视体育运动,积极组织社会调查活动和各种艺术活动,党团生活开展十分活跃,并形成了浓郁的学习气氛。
“黄埔”二字寓意我们要继承和发展爱国奋斗、锐意进取、“敢为天下先”等“黄埔精神”,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和我校“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来开展特色课程的建设。我们对黄埔精神的传承体现为对学生“德”“才”两个方面的要求,其中“德”指具有信仰坚定,严谨自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等品格,“才”指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风”字一语双关,既指我校前身“长风中学校”及“爱国、生产、科学、劳动”的长风传统,又指我们的特色课程如和煦的春风,春风化雨,培育每一代六中学子。
“黄埔风”特色课程坚守并发扬我校所秉承的黄埔军校“亲爱精诚”精神和核心文化,高度重视“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在课程教学中的落实,体现了培养具有新时代黄埔品格和勤于实践、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的培养目标。“黄埔风”特色课程分为普修与专修两个系列,涵盖“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体育素养”“品格素养”“综合素养”等五种素养,包括品德、历史、体育、科技等系列课程。该课程既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我校培养文武并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服务。
2.地域文化及选择情况
(1)我校毗邻珠江,一直受到“珠江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中强调“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在我校办学历史上,曾任孙中山亲兵司令、广州市第二任市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五军军长的李福林先生把位于下渡路鹭江原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残废军人教养院地块捐给学校,1947年春,长风中学搬来鹭江办学。据考证,我校所在位置原为下渡头村,岭南先贤杨孚(东汉时期)即下渡头村人,作为岭南地区在朝廷任职(议郎)的第一人,同时也是有专著命世的人,第一个向皇帝提出以孝治天下的思想,成为了珠江文化的开创者。
(2)我校创校的历史与孙中山先生关系密切,而如今又毗邻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雕塑、建筑、博物馆等,也成为我校开发课程的有利资源。
(3)我校所在的新港路(鹭江)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具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优势。
我们依托中山大学、广东轻工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药学院,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电器研究所、广东甘蔗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等30多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借助他们的技术指导和实验室资源等,开发信息学和科技创新等课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3.办学理念及文化标识
办学理念:允文允武,惟德惟才
当年黄埔军校的精神核心是“亲爱精诚,团结合作,卫国爱民,不怕牺牲”。我校秉承黄埔、长风精神,结合新时代的要求,提出“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
“文”,指人文素养;“武”,指体育素养;“德”,指以黄埔军校精神为核心的亲爱精诚,团结合作,爱国爱民,艰苦奋斗等品德素养;“才”,指社会实践及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个理念表明我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强健体魄、刚毅性格、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文武并重,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优秀人才。
学校文化:六行六艺,中正中和
宣传语以“六中”二字藏头,高度概括六中的文化和精神;“六行”是《周礼》所说的六种善行,即“孝、友、睦、婣、任、恤”。“六艺”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六种科目,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指《礼》、
《乐》、《书》、《诗》、《易》、《春秋》六经。这里泛指教育内容之丰富,与“允文允武”的办学理念相呼应。“中正”:语出北宋•张载《张子正蒙•卷四•中正篇》:“大中至正之极,文必能致其用,约必能感而通。”取其公正,不偏不倚之意。“中和”语出《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六行”、“中正中和”与办学理念中的“惟德惟才”互为表里,也与校训“亲爱精诚”的精神内涵相呼应。
校训:亲爱精诚
其中“亲”指“亲密团结”;“爱”指“博爱大爱”;“精”指“精益求精”;“诚”指“真诚诚实”。这四字校训体现了我校对学生在做人和做学问两方面的要求:做人要有爱心,要真诚诚实;做学问要能团结协作,精益求精。
校徽图案由两道曲线组成,采用“6”字造型,蓝绿配色。“6”字造型代表广州六中;两道曲线象征珠江,表明我校与前身黄埔军校一样扎根珠江,源远流长,又寄寓“智者乐水”之意;曲线的形态又如两片萌发的嫩叶,寓意六中茁壮成长,充满希望。蓝色是天空大海的颜色,寓意六中学子心胸如天空般开阔,如大海般深广,凸显大气包容的学校文化;绿色是生命的色彩,寓意活力、成长与希望。
整个校徽蕴涵缅怀历史,开创未来,积极向上的意义,体现六中独特的文化底蕴。
我校以黄埔军校校歌为校歌,提倡学生要继承传统,弘扬“能吃苦”,“勇创新”的革命精神。
校刊:《长风》
六中的前身之一是“长风中学校”。1945年9月西南联大学生黄赏林等人来到广州筹办了私立长风中学,学校秉承西南联大 “刚毅坚卓”的校训精神,以“科学民主,生产劳动”为办学宗旨。校刊以“长风”为名,意在表明我校传承长风精神。
我校所有的文化标识充分体现了学校的办学方略与文化特色,为师生所熟知和认可。它们对内起到了凝聚人心的辅助教育作用,对外也形成了良好的形象宣传效果。
4.典型建筑物及环境描述
我校无论是大型主体建筑还是点缀校园的小景观,都围绕黄埔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而设计,凸显我们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与锐意创新的精神。校园整体建筑风格依照当年黄埔军校的特色而确定,色彩搭配也沿用了黄埔军校的建筑色调。经过几代六中人的用心雕琢,我校的建筑物及校园环境越发体现六中的历史文化特色,近年来更以继承与发展黄埔精神为主线,配合“黄埔风”特色课程的开展做得有声有色,在原有深厚积淀的基础上焕发出新时代的青春活力。
作为主体教学楼的黄埔楼乃为纪念我校前身——黄埔中正学校,传承黄埔精神而命名。牌匾“黄埔楼”三字采用蒋中正先生手迹;楼前悬挂“穷理于事物始生之处,研机于心意初动之时”楹联,为中山先生手书。该楼在设计的时候三易其稿,力求依照黄埔军校的建筑形制,还原黄埔建筑风貌,象征黄埔精神薪火相传。
中山楼是集图书馆、网络中心、艺术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大楼。为纪念中国近代革命先驱、黄埔军校创办人孙中山先生而命名。牌匾“中山楼”三字采用蒋中正先生手书。
长风楼是集办公楼、千人会议厅、校史展览厅为一体的综合楼。为纪念我校另一源头——长风中学校,缅怀西南联大精神而命名。“长风楼”三字采用张发奎手书,楼前悬挂“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楹联,中山先生手书。
我校综合实验楼珠江楼是为纪念我校前身——省立珠江中学而命名,意在以科学民主进步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楼前石刻“珠江楼”三字为时任省委书记的陶铸同志手书。
位于校园西侧的十九路军淞沪抗战残废军人教养院纪念碑是历史文物。该纪念碑于1933年立于我校现址,后辗转流落,于1995年从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迁回我校,是我校秉承“卫国爱民”黄埔精神的见证。
除上述主要建筑外,校园小景的设计也处处体现对黄埔精神的缅怀及对新世纪学生的期盼。“中山塑像”“黄埔古钟““历史长廊”“思源亭”皆为铭记我校光荣历史而设,意在追思先贤,勉励后人。“静思驿站”寄寓着对六中学子重温黄埔精神,静思往昔开创未来的殷切期望。“铭恩廊”“敬师斋”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标志性建筑。
课程设置
1.课程理念
课程继承学校的优良传统,秉承黄埔中正中学“亲爱精诚”的校训和长风中学“爱国、生产、科学、劳动”的校训,重视对学生健康体魄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和“六行六艺,中正中和”的学校文化,落实在具体的课程当中,强调对学生坚定信仰和意志品质的培养;秉承黄埔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同时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突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2.课程目标
培养具有新时代黄埔品格和勤于实践、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新时代黄埔品格具体指信仰坚定,严谨自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等品格,这体现我们对学生在“德”方面的要求;“勤于实践、善于创新”最后落实为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这体现我们对对学生在“才”方面的要求。
(1)严谨自律的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继承黄埔军校的军体特色,关注学生的意志品质和体育特长的发展。通过游泳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自律的作风、刚强坚毅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对应的课程有《游泳》、《武术》、《“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拉练》。
(2)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继承我校“亲爱精诚、团结合作,爱国爱民,不怕牺牲”这一黄埔军校精神文化遗产,开展一系列德育主题活动,对全体学生进行高尚的品格素养教育,培养敢为天下先,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刚强坚毅的性格,吃苦耐劳的品质,团结协作的意识和爱国忧民的情怀。
对应的课程有:《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黄埔军校》、《鹭翔千里》、《“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成人礼》等。
(3)社会实践能力
秉承黄埔军校密切联系社会、为社会服务,以天下为己任等优良传统,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丰富多彩的讲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增强学生对社会实际的关注程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组织才能并提升学生的文化视野。在各类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
对应的课程有《六中大讲堂》、《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等。
(4)科技创新能力
“敢为天下先”是黄埔精神的重要特质,我们把历代黄埔人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贯彻到对自然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研创新实践活动中,传播科技创新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致力创新的兴趣以及立志成为创新人才,或计算机高层次拔尖人才和应用型特长人才。
对应的课程有《理化生创新实验》、《青少年发明创新活动》、《信息技术竞赛》、《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等。
3.课程实施计划
(1)自编校本课程教材或选定已有的教材
根据“黄埔风”特色课程的文化内涵和课程理念,结合学校及年级实际,我们采取原创、选编和选定等多种途径确定各课程的教材。
例如:自主开发了《“黄埔薪火”德育课程》、《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鹭翔千里》等校史课程教材。为了编写《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课程,学校组织编写人员培训,贯彻课程理念,明晰选文标准,然后汇编合并,形成教材初样,最终经研讨、增删,核校,完成定稿。《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课程自编了许多教学辅助课件和学习网页。多门课程的教材经过多轮试用和改编,逐步形成了精品。
又如:选定《黄埔军校》系列纪录片作为校史课程的补充教材,选定《几何画板5.0从入门到精通》作为几何画板课程入门教材。
(2)课程教学管理
“黄埔风”特色课程做到了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在贯彻落实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历史文化传统,彰显我校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校通过广州六中“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网站对特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各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等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每个学期的课程管理全过程如下:
①学期初,教师在广州六中“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网站”申报课程,教务处审核统筹全校的校本课程。
②全体学生先上网了解相关课程,然后通过“试听”一节课并和任课教师充分交流后,上网自主选修课程。
③指定专人负责教学。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设2课时的校本课程;隔周的星期二在社团活动时间进行各种社团活动(2课时);部分社团和体育、竞赛课程学生还自发地在周末回校进行训练、排练。
④重视过程管理。每次校本课程时间。教务处均指定专人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出席情况进行检查登记。
⑤授课教师将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课件等资源上传到广州六中“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网站”,供学生学习参考。教务处在学期末对教师上传的资源进行检查和汇总。
⑥学期末,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席情况、考试或考察情况评定学生成绩,并在广州六中“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网站”上登记学生成绩。
整个特色课程的实施能做到“五定”(定教学内容、定教学场所、定教学时间、定选修学生、定教师),并将校本活动课程纳入教师工作量,登记师生出勤、检查教案,制订调查问卷,及时反馈教学建议。同时,学校对特色课程活动课的管理、津贴分配、学分评定等均与学科课程一视同仁,调动教师开设特色课程的积极性。
4.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设计
“黄埔风”特色课程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教学方法强调多样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突出多元评价和综合评价。
例如《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课程是普及型课程,教学方式更为多样化,既有历史学习与史学研究方法的指导、评论写作方法指导、合作学习的选题指导等集中授课的方式,也有组织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等和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走访等教学方式。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成果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图文并茂的解说小册子。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方式开展灵活的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明确的教育。教学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对活动主题是否鲜明、活动参与度、活动现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借助活动后学生的反思、小结,教师、家长的反馈等,来对活动进行多元化的评价。
《青少年发明创新》课程,参与的学生多半是某方面的有兴趣且拔尖的学生,我们主要采用个别辅导、实验研究等教学方法,也兼有知识普及、科研方法的指导、创新思维训练、科研项目的选题指导、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指导等集中的讲座,竞赛成绩和作品呈现是主要的评价方式。
《信息技术竞赛》课程兼顾基础和提高,主要采取分层次集中授课的方式,兼顾个别辅导,课程考试成绩和竞赛成绩是主要的评价方式。
《游泳》课程则采用直接指导、分层学习、合作学习、伙伴学习等学习方法。评价上则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注意期末的考试,又重视平时的阶段性的随堂考核。在技术考核中则侧重对基本技术和动作质量的评定。
课程结构
1.课程结构科学合理,重点突出,能激发学生选修的兴趣
为体现“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培养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综合型人才,“黄埔风”特色课程科学分为普及课和专修课,合理地安排在三年的学段内完成。这种划分能突出重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取所需,能有效地激发学生选修的兴趣。部分课程还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开课,先传授方法、普及知识、激发兴趣,再指导选题,项目实施,撰写论文或参与竞赛,最后成果展示。课程整体结构具有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特点(见下表)。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 |
高一 |
感悟黄埔 |
《黄埔军校》 |
了解黄埔军校历史,感悟黄埔精神风貌。 |
感悟黄埔精神,逐步形成爱国爱校的坚定信仰,担当起振兴中华、振兴六中的使命。 |
《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 |
了解六中与黄埔军校的传承关系。 |
|||
《六中大讲堂》 |
邀请优秀校友开设讲座,感悟黄埔人的精神魅力。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集队迅速 队列整齐 |
继承黄埔军校注重军事训练的传统,培养严谨自律的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 |
||
《游泳》 |
蛙泳训练 |
继承六中游泳传统,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吃苦精神。 |
||
《武术》 |
跆拳道、太极拳等 |
体现六中“允文允武”的办学理念,锻炼强健体魄,磨练顽强意志。 |
||
《理化生创新实验》 |
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设计改进完善理、化、生实验。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黄埔精神 |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 |
高二 |
践行黄埔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拉练》 |
徒步4小时,完成18公里拉练。 |
继承黄埔军校注重军事训练的传统,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步调一致,跑出团队精神 |
|||
《社团》 |
模拟联合国、访谈社、金融社等 |
培养和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志愿者服务》 |
参加地铁志愿者等相关公共服务。 |
践行勇于实践,密切联系社会的黄埔传统。 |
||
《游泳》 |
自由泳训练 |
继承六中游泳传统,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吃苦精神。 |
||
《青少年发明创新初探》 |
激发科技发明的兴趣,学习发明创新基本知识、原理、方法,确定创新发明项目。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黄埔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
||
《信息技术竞赛》 |
学习计算机竞赛编程、动画制作、平面设计。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黄埔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内容 |
课程目标 |
高三 |
弘扬黄埔 |
《鹭翔千里》 |
学习杰出校友事迹,以杰出校友为榜样,服务社会、为校争光。 |
树立坚定信仰,弘扬勇于实践、服务社会的黄埔精神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成人礼》 |
成人宣誓、感恩师长、勇担责任 |
继承、弘扬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黄埔精神。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百日誓师》 |
高考宣誓、勇担责任、体现价值。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提升体能,跑出气势。 |
继承黄埔军校注重军事训练的传统,培养严谨自律作风,坚韧不拔的精神。 |
||
《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 |
创新发明项目实施、论文撰写、成果展示。 |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黄埔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
||
《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 |
在几何画板信息技术支持下结合数学高考题创新数学思维 |
2.相关的教材内容恰当,广度、深度合适,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各课程之间衔接有序。
根据各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自编校本课程教材或选定已有的教材,制作课件、建设网站。根据课程所处的层次(普及课和专修课),我们所选编的教材内容广度和深度有所不同。普及类课程强调广博,选材广泛;专修类课程强调精深,选材精炼。所有课程的教学材料强调传承黄埔精神内涵、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并将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活动的趣味性结合起来。
“黄埔风”特色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科学合理。根据学生三年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业实际情况,各课程注重渐进性,强调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之后,逐步提升,并注意前后课程之间能及时衔接。
例如:为了实现培养学生“信仰坚定、勇于担当”的课程目标,《黄埔军校》、《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鹭翔千里》、《“黄埔薪火”德育课程》等课程,体现了从“感悟黄埔”、“践行黄埔”到“弘扬黄埔”的层层递进的课程设置特点。
《信息技术竞赛》课程选用或自编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校本教材《信息学奥赛入门与提高》,并开设《PASCAL语言程序设计》、《算法设计初步》、《组合数学初步》、《图论算法设计初步》等系列课程模块;电脑作品制作培训开设《网页制作》、《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系列多媒体制作课程。
部分自编教材与选用教材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结合,突出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黄埔风”特色课程做到了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适应人的个性化发展。教学方法上重视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例如:每届学生进入六中后,都得到如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等特色项目方面的熏陶和教育,达到全员普及的效果,实现了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信息学程序设计、省市科技创新项目强化自主学习的训练,强调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一大批同学获得专门的培训,个性和特长得到提高;一批尖子获得全国、省、市各级比赛的奖项。近5年,我校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国际大奖1项、全国一等奖8人次、全国二等奖22人次、全国三等奖8人次、省一等奖44人次、省二等奖46人次;信息学竞赛获全国决赛二等奖2人、全国联赛一等奖16人、二等奖9人、省一等奖20人、省二等奖35人,27人保送国家重点大学。
又如:《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课程与国家规定的数学必修课程紧密联系,采用在课堂内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建立数学模型,观察操作,找到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拓展创新思维。
再如:在《六中大讲堂》课程中,学生接触到了包括企业高管、财经分析师、大学教授、医生在内的不同职业的专业人士。这些导师以自己丰富的人生和职业阅历,指导学生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
课程资源
1.文本资源
² 自主开发的相关课程文本和选用的优秀教材
我校自主开发了系列课程材料,具备原创性、生成性。这些课程材料适应我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此外,根据课程的需要,我们也选用了一些国内的优秀教材。
自编校本课程教材有《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鹭翔千里》、《中学生物学创新实验》、《青少年发明创新活动指南》、《信息学奥赛入门与提高》、《几何画板5.0从入门到精通》等教材及一大批相关的网站、课件、资料。
选用教材有《黄埔军校》、《大国崛起的思考》、《模拟联合国》、《创新思维训练》、《研究性学习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南》、《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例题解》、《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系列丛书》、《平面设计基础》等。
² 我校图书馆占地1000多平方米,藏书15万册,藏书涵盖文学、历史、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种类,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近年,我们还完成图书馆重新布局。借阅书库由原来两个整合为一个,方便师生集中借阅图书;原期刊室与自修室合并,为师生提供更宽敞的阅读自修空间。图书馆还设有电子阅览室,能满足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的需要。我校还与装备中心合作建设了校园自助图书馆,满足学生更多阅读需求。
2.人力资源
“黄埔风”特色课程教学团队既有特级教师,也有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高级教师;既有年富力强的资深教师,又有有激情和有干劲的青年教师,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我校教师在“亲爱精诚”的校训指引下,在学校优良传统的感染下,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我校配置的部分校内教师简介如下。
(1)刘建祥,广东省中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4+2模式”硕士导师、广州市科协委员、全国科技创新教育专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及省级奖项,多次参与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决策,并率先成立了“刘建祥创新工作室”,率领本校和市内科技教师参与大量基础研究。
(2)林伟洪,中学政治高级教师,第14届广州市中学政治教学研究会会长。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并结题,参与教材《廉洁修身》的编写工作。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2012年南粤优秀教师,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4+2模式”硕士导师
(3)王万里,中学地理高级教师,地理系教育硕士,中国地理学会第三批全国优秀地理教育工作者,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主持名师工作室,代表性研究成果《民俗文化地理》校本课程、《高中地理学力评价办法》、《高中地理分层作业研究》,《基于城市化问题的环境教育》已有20多篇论文在《中学地理教参》、《地理教学》等刊物发表。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聘全国新课程教师培训专家。
(4)宋建陵,“刘建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中学高级教师。获“省十佳优秀科技教师”、“全国优秀园丁”称号,“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全国评委,指导学生参加发明创新比赛取得12项全国大奖、学校科技教育首席教师、在核心刊物上发表过创新论文8篇、主编《中学生物学创新实验》等书籍22本,参编书籍16本。
(5)严开明,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全国信息学奥赛开展25年来仅有的99名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之一,广东省信息学奥赛集训队教练。
(6)张清,语文高级教师,曾获省级优质课大赛一等奖。5年来陆续在省级、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学习指导类文章、多媒体技术类文章140多篇,累计20余万字。参编教辅类书籍60余册,累计100多万字。指导学生发表作品近40篇。
(7)龚敏芝,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科高中中心组成员,广东省中学历史骨干教师,华南师范大学“4+2模式”兼职硕士生导师,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理事。参与编写《高考备考指南》(历史分册)及学习指导用书,近年来为《广州日报》《考试报》、人民教育出版社撰写高考备考等文章,曾为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历史教材选修四的示范录像课。多次组织、参与编写历史教学辅导资料,著有《百年黄埔风 世纪新六中》一书。
(8)梁志勇,中学体育一级教师,华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板球国际一级教练员、裁判员。积极发展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从2006年开始组建学校板球队, 2012年获全国板球锦标赛总决赛男子高中组第一名。
(9)江玉军,广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中学数学教研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数学教研高三年级中心组组长,广州市第二届高中十佳青年数学教师,广州市首届初中十佳青年数学教师,曾获广州市第六中学教学能手,广州市第六中学十佳教工等荣誉称号。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1篇,主持多项省、市级教研课题。在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课程整合方面,尤其是在几何画板技术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是全国知名的几何画板专家,出版了专著《几何画板5.0从入门到精通――兼谈几何画板与中学数学新课程的深层次整合》。
为了开设具有我校特色的品牌课程,学校一方面挑选了经验丰富、特色鲜明、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来担任课程的辅导教师,另一方面又聘请了学术造诣高、专业特长突出的校外专家加强课程教学。这些校外专家通过给我校教师和学生做讲座和个别辅导等途径提升了我校特色课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聘请的部分校外专家有:
(1)杨克,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编审。
(2)谢有顺,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
(3)郭嵩山,广东省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委员会主任、中山大学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教练、博士生导师。
(4)尹小玲,中山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中山大学十佳师德标兵”。
(5)王正询,广州大学教授,广州市青科教协会发明创造专委会主任,创新大赛省评委会负责人。
(6)梁仁建,广东轻工学院汽车系主任,教授级高工,省市创新大赛评委。
(7)黄晓红,广东轻工学院科研处教授,自动化专家,省市创新大赛评委。
(8)罗飞,华南理工大学教授,自动化专家,省市创新大赛评委。
(9)杨凯,中山大学生科院教授,科技大使。
(10)谭烨辉,中科院南海所研究员,博物馆馆长,省科普专家。
(11)魏恤民,广东省教研室历史科教研员。
(12)黄牧航,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3)何琼,广州市教研室历史科教研员。
(14)张云平,广东省教研室政治科教研员,广东省特级教师。
(15)纳赛尔,中山大学国际汉语学院外籍跆拳道教师,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与刘翔一起点燃火炬的5位世界大学生代表之一。
校内优秀教师的悉心辅导和校外专家的提点,保证了我校特色课程的质量,提高了我校特色课程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课时安排
为保证“黄埔风”特色课程的开设,我校在每周星期三下午安排了2课时的校本课程时间,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需要,在此时间选修一门特色课程。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中的跑操活动,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全校学生坚持每天跑800米,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
此外,还在隔周二下午安排了2课时的社团活动时间。每学期还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大型讲座和德育活动。部分竞赛类课程和体育课程及社会综合实践课程安排在星期六和星期天进行,学校提供场地、设备等便利条件保证这些课程的活动能够正常开展。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时 |
说明 |
高一 |
感悟黄埔 |
《黄埔军校》 |
普及班 |
40 |
|
《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 |
专修班 |
20 |
|
||
《六中大讲堂》 |
普及班 |
20 |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普及班 |
40 |
在大课间进行,每次15分钟 |
||
《游泳》 |
普及班 |
30 |
夏季和秋季开课 |
||
《武术》 |
专修班 |
20 |
|
||
《理化生创新实验》 |
专修班 |
40 |
|
||
小计 |
普及班全年130课时,专修班全年210课时 |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时 |
说明 |
高二 |
践行黄埔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拉练》 |
普及班 |
6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志愿者服务》 |
普及班 |
20 |
在周末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 |
||
《社团》 |
专修班 |
20 |
社团活动在星期三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或在周末由学生自行组织进行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普及班 |
40 |
在大课间进行,每次15分钟 |
||
《游泳》 |
普及班 |
30 |
夏季和秋季开课 |
||
《青少年发明创新初探》 |
专修班 |
40 |
隔周2课时 |
||
《信息技术竞赛》 |
专修班 |
40 |
隔周2课时 |
||
小计 |
普及班全年96课时,专修班全年196课时 |
学段 |
模块 |
课程名称 |
课程性质 |
课时 |
说明 |
高三 |
弘扬黄埔 |
《鹭翔千里》 |
普及班 |
30 |
与班会课等结合进行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成人礼》 |
普及班 |
5 |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百日誓师》 |
普及班 |
5 |
|
||
《“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 |
普及班 |
40 |
在大课间进行,每次15分钟 |
||
《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 |
专修班 |
40 |
隔周2课时 |
||
《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 |
专修班 |
40 |
隔周2课时 |
||
小计 |
普及班全年80课时,专修班全年160课时 |
以上安排保证了普及班(普通学生选修)每周不少于2课时,每学年不少于80课时;专修班(特长生选修)每周不少于4课时,每学年不少于160课时。
1.课程培养方向
课程培养的总方向:以继承学校传统文化,弘扬“黄埔精神”为核心,培养具有信仰坚定、严谨自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等新时代黄埔品格和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黄埔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我校成立特色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体系,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发挥各种教学主体的积极作用,保障课程的有效实施,使之在三年后成为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并与国家规定课程、地方课程组成整体的课程系统,以实现弘扬“黄埔精神”,促进学生成人、成才的最终目标。
借助各种社会力量推进特色课程;学校邀请有专长的家长和校友参与特色课程的设计、开发,或提供相应的资源或直接参与到特色课程的教学中。
高一:感悟黄埔:认识和理解黄埔军校的历史和黄埔精神,树立成才理想。开设《黄埔军校》《百年黄埔风,世纪新六中》《六中大讲堂》《“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游泳》《武术》等课程,初步形成爱国爱校的情怀、严谨自律作风、坚韧不拔的意志;开设《理化生创新实验》,激发学生参与特色课程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黄埔精神。
高二:践行黄埔:身体力行,磨练“黄埔品格”。开设《“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拉练》《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游泳》等课程,继承黄埔军校注重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的传统,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与价值观,让自己更有特色。开设《青少年发明创新初探》《信息技术竞赛》等课程,初步培养科技创新能力。
高三:弘扬黄埔:拓展潜能,报效祖国。开设《鹭翔千里》《“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成人礼》《“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高考百日誓师》《“黄埔薪火”德育课程之跑操》《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几何画板与创新数学思维》等课程,培养具有信仰坚定,严谨自律、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等新时代黄埔品格和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学校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提升课程质量。
2.与大学座谈或《协议》阐述
周边高校与科研院所是我们提升特色课程质量的宝贵资源。我们邀请他们作为我校的实验基地、共建单位。我校学生可以直接到相关高校与科研院所做实验、听报告或受教授的指导。
我校已经与若干社会教育机构、国内外中学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2012年2月26日,广州市第六中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数学系签订“合作开展特色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协议。
2012年3月6日,广州市第六中学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订“合作开发特色课程——《科研创新》”协议。
2012年3月10日,广州市第六中学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签订“合作开发特色课程——《科研创新》”协议。
2012年2月10日,广州市第六中学与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签订“开设资源信息化科学讲座,提供挑战杯赛事指导”协议。
先后与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大学和科研机构有不定期的联系,双方就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等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获得了高校优秀学生保送和自主招生等方面的特惠政策。
我们也与美国BASIS机构、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versity of Arizona(亚利桑那大学)等科研院所保持密切联系,与德国法兰克福马克思-贝克曼高级中学结为友好姊妹学校。
二、黄埔班
一、黄埔班与六中文化、六中人精神
1、黄埔军校的精神核心是“亲爱精诚,团结合作,爱国爱民,不怕牺牲”。
2、我校秉承黄埔遗风,坚持“允文允武,惟德惟才”的办学理念。
3、培养“懂感恩、会思考、能吃苦”的学生
二、黄埔班的培养目标
1、品质:刚强坚毅的性格;宽容大气、吃苦耐劳的品德;团结协作、勤于实践的精神;爱国爱校、敢于担当的胸怀。
2、学业:在学习中体验过程的快乐,收获成功的喜悦;高考目标为全国前15所重点大学(广州学生和家长相对认可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南京大学、中科大、中大、华工、武大、北京航天航空大学等。
3、素养:人文修养、体艺素养、独立思考能力、自我管理和规划的能力、阅读习惯等(特色)
三、黄埔班的运作
治班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适应得早、更适应得好!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能够收获成功的喜悦,成为一个自信自律坚守的人!
1、班级规模:40-50人
2、师资队伍: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学校配备老师标准及考虑因素:
①责任心、爱心、有追求(放第一位)
②十分强调班主任的作用(配备一文一理两位班主任)
③在保证理科实力基础上,突出文科的价值
④确立三年一盘棋的思考模式,配备相对稳定的师资、注重学科协调以及教师性格搭配等
⑤经验、精力、能力相配合
3、课程设置
(1)文化基础课
(2)能力拓展课
①人文素养、艺术鉴赏方面:(语文英语经典美文欣赏与朗诵比赛、古诗文大赛、名著阅读比赛、语文英语课本剧表演、外教口语班、书法、管乐队、合唱团等)
②思维创新方面:(以信息奥赛和科技创新为突破口)
③理科思维拓展:(暑期开展高中实验、中大华工博士实验室做实验)
④领导才能方面:(学生会、活动策划、周末演讲、模联、访谈社、社团等)
⑥身心素质方面:假期拓展活动、辩论赛、健美操、跆拳道、心理驿站……
4、高考重本数据(前身是重点班)
|
10届 |
11届 |
12届 |
13届 |
理科重点班 |
98.1% |
97.0% |
97.7% |
95.8% |
文科重点班 |
83.3% |
81.8% |
84.8% |
79.2% |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