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六中科学教育发展背后的“秘密武器”
2024年度广州六中科学教育发展回顾
广州六中,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首批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2024年以来贯彻落实《广州市教育局等十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广州市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建立了健全的科学教育机制,以“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为依托,深度挖掘并拓展优质科学教育资源,开展高质量的科学教育活动,包括专家讲座、科普活动、特色课程、研学活动等,促进了我校“三航+”特色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在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对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创客中心、六中三航科技馆等场馆进行改造升级,其中生物和化学实验室均获得了“广州市中小学高水平实验室”荣誉称号。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我校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科学规划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开设数量和种类,确保开足开齐科学类课程,保障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些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2024年,我校组织多位科学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科学能力提升及暑期国家级培训,拓宽教师新的科学视野,了解科学研究前沿,引发教师对未来科技教育发展的思考。
我校与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2024年我校又与广东省呼吸与健康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广州市地震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六中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推进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
科普讲座
2024年累计十余次邀请高校专家到六中为学生做科普讲座,内容涉及载人航天模拟技术、太空竞赛、航天精神、数字未来、科普科幻等多个领域,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前沿科学知识,如:中山大学崔峻教授开展生命宇宙观专题讲座;中山大学王威廉教授开展“野未来与新科幻”科普科幻知识讲座。
特色课程
不断改进完善趣味航空、航天基础、无人机以及火星未来农场等特色课程,共有160多名学生选修。引进外援(南方科技大学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陈发祥博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青年科幻作家钟天心老师等) ,共同研发"科普科幻创作"校本课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航空航天“科学素养、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等,丰富和发展六中科学教育的新特色。
科创研学
暑假我校有13名学生分别前往中山大学,中科院南海所等开展科创研学活动,在专家和老师的指导下,5个探究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其中4项选送至第40届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
主题研学
1.“三航”系列研学
7-8月,组织学生深入“国防七校”,探索科学家为国公关的足迹。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了解“三海一核”、“两弹一星”背后的故事与精神;在西安,深入西北工业大学,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如何从红光沟一步步走向世界;在南京,漫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体验中国战斗机与无人机如何从无到有,鹰击长空。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2.“AI+生物传感”研学
8月,我校组织学生前往生物岛实验室和琶洲实验室开展“AI+生物传感”研学活动。此次活动结合了“医用传感体验”“体检检测”“脑接机AI专注力训练”等丰富的实践内容,干货十足,是一次知识与实践相融合的科创盛宴。
3.科普科幻研学
9月,我校26名高一、高二学生,在老师带领下,开展为期两天的“三航”及“科幻”研学之旅,到中山大学(深圳校区)航空航天学院以及南方科技大学进行深度研学。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4.社团建设与研学
9月,学校”鹭航社“正式成立。该社团为学校第一个以培养学生"三航”素养为目标的校办社团,是学校探索科学教育的一种新尝试。
同年11月,学校师生32人,走进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三航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前沿科技和发展前景。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启航新征程,更是"高校与高中协同育人”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赛事培训
我校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选拔学生参加“白名单”赛事培训,例如机器人大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
特色活动
1.航天日主题活动
4月24日,航天日活动邀请西北工业大学李京宝教授、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张穗博士为广州六中学子带来了生动的航天科学知识讲座。
李京宝教授讲座
电子屏科普宣传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2.科技德育三航知识竞赛
6月,广州六中教育集团的"科技德育三航知识竞赛”邀请学校资深科学老师、航空航天专家对初赛和决赛题目进行审核,并担任决赛评委。初赛阶段吸引3000多人次参与"亲子合作"答题,最终来自不同校区的23名优秀学生成功晋级决赛,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现场比拼。
广州六中教育集团“科技德育三航知识竞赛”决赛
3.暑假天文活动
2021级的林云挚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在全国数百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参加中山大学大气学院行星实验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的暑期学校学习和参与科研项目的资格。本次研学活动,内容多、覆盖面积广,有效且强烈地勾起对宇宙、航天、深空探测的兴趣。主要参与了“赤乌千重面”(太阳表面活动研究)、“岁星气如火”(对太阳系内行星磁场规律研究与地球磁场模型构建)两项活动。
分组完成研究任务
汇报研究成果并合影
三航教育初具特色
1.我校航空航天课程群获省教育厅评审通过省“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优秀成果”。
2.2024年我校共有41人考入国防军工高校,其中考入“国防七校”的有17人,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白名单”赛事再创佳绩
机器人、人工智能及“三航”赛事获奖再创佳绩。在青少年模拟飞行锦标赛、青少年无人机大赛等赛事中,6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项。
“科幻创作”初见成效
1.成立科普科幻创作社团和工作室
11月底,我校成立了“郭子健科普科幻创作工作室”和“科普科幻创作”社团,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和主题讲座,促进知识交流与思维碰撞。
2.科普科幻作文大赛获大奖
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我校高一、高二级学生共有2人获全国一等奖,3人获全国二等奖,2人获全国三等奖,35人次获得省级奖项。
获奖证书(部分)和喜报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地科奥赛”创新记录
2024年全国中学生地理科学奥林匹克竞赛,共有2名同学获得全国大奖, 4人荣获省一等奖。获奖人数和获奖等级打破了学校此前历届地科奥赛纪录,创历史最好成绩。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宣传推广力度大
2024年,六中微信公众号发布“科学教育”主题推文28篇,并制作了三航馆场馆介绍、2024年三航研学、2024年学生暑期研学的视频,在六中视频号发布。在12种教育自媒体发表文章40篇(次),总点击量达303万次,六中的科学教育特色已深入千家万户。
▼点击图片查看合集▼
协同组内经验分享
3月,在全国实验校协同组首次会议上,广州六中代表将六中在科学教育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做了分享。例如,如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特色科学课程;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及如何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科学素养等。这些做法不仅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可,更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和启示。
闽粤科学教师交流
5月,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福建省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考察团到六中进行调研与交流。考察团专家们对广州六中的科学教育理念、自主招生项目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六中相关经验做法值得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学习。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太原某区教育局参观三航馆
12月8日上午,太原市杏花村区教育局领导及科学教师一行七人,参观并考察三航馆。
湛江科学教师来校交流
2025年1月6日下午,湛江市寸金培才学校科学教师来到六中,参观三航馆并与我校教师座谈。
未来,广州六中将继续以科学教育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人才。师生并进,共同开创科学教育的新篇章,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繁荣发展贡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来 源丨学校特色发展中心
图 文丨宋 超
审 核丨宋建陵、梁靖韵
整理组稿丨校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